首页疫病防控

疫病防控

PREVENTION AND CONTROL

鸭肝炎的综合防治
发布时间:2021-11-26


秋冬季节或者初春是鸭肝炎疾病的高发季节,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湿度过大温度忽高忽低可诱发本病。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,是养殖肉鸭密集区对鸭子危害相当大的而且常见一种疾病。

病毒特性,鸭病毒性肝炎病毒I型属于小RNA病毒科,病毒抵抗力强,在自然环境中可较长时间存活。DVH病毒II型属于星状病毒,DVH-III属于小RNA病毒。国内常见DVH病毒I和DVH-III,目前也有变异株的报道。DVH病毒三种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。

一、临床症状

鸭病毒性肝炎病具有1~3周多发。雏鸭通常突然出现发病,病程非常短促。病鸭初期表现精神沉郁,食欲废绝,行动迟缓,无法及时随群走动,双翅下垂,缩颈,眼睛半闭,处于昏迷状态,部分还会出现腹泻。经过2~3h,病鸭就开始表现神经症状,烦躁不安,运动失调,身体通常向一侧倾倒,两脚痉挛,一般再经过十几分钟就出现死亡。病鸭临死前将头向后弯,呈角弓反张的姿势。部分急性发病的雏鸭通常突然倒地死亡,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。对于不同年龄的病鸭,该病的死亡率有所不同,小于7日龄的雏鸭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注射抗体不当能够达到95%左右,危害相当大。

二、剖检症状

对病死鸭进行剖检,主要可见肝脏发生病变,呈黄色或者色泽暗淡,肿大,质地较脆,有不同大小的出血点或者斑状出血灶分布在其表面,一般小日龄病鸭的肝脏呈红黄色或者黄白色,而日龄较大的病鸭呈土红色或者灰红色,胆囊明显肿大,被淡绿色、淡茶色或者褐色的胆汁充满,脾肾偶见肿大,外观也有类似肝脏的花斑。肾脏通常充血、肿胀,心肌类似煮熟状。个别病鸭还会出现心包炎,有微黄色的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存在于气囊中。

三、防治方案

预防 加强管理注意批次间隔和消毒。育雏期间温度适宜,温度不要过低或者忽高忽低,饲养密度不要过大因为本病是接触性传染性疾病。本病毒抗逆性很强,一旦污染环境病毒可长期存活,所以鸭舍一批感染容易批批连续感染。应该加强消毒,环境消毒用具消毒,消毒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,消毒剂要选择敏感性高的聚维酮碘或戊二醛,交替使用。

治疗 鸭肝抗体注射,一般治疗 抗体+呼立康(恩诺沙星溶液)或者头孢曲松+干扰素(惠邦)颈部皮下注射,注射以抗体为主。

不同日龄使用具体剂量如下:1-7日龄抗体剂量每只1毫升;7-14日龄1-2毫升;14-21日龄2-3毫升。

注射期间根据鸭群情况而定,一般先注射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病重鸭。注射期间及时更换针头或者针头及时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
注射后注意观察鸭群一般12小时受到保护死亡率降低。由于本病无交叉保护性,如果继续死亡看不到效果应该更换生产厂家抗体继续注射,直到死亡控制。

抗体注射后辅助治疗,惠乐宁拌料每袋800斤料;维纳斯饮水每瓶2000斤水。

做好疫苗免疫,3-5日龄新流腺肝油苗0.3毫升颈部皮下注射。

为了控制鸭肝和浆膜炎可使用新流腺肝+浆大二联0.6毫升颈部皮下注射一块注射。


免责申明:本网站所发资料由技术老师提供,用于供给大家学习、交流,做公益性分享。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,立刻删除!


为您和您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疫苗、禽药、兽药产品解决方案!